手印
It's neither OK, nor three years!
佛像的手部好象有各种姿势
是为了凹造型好看
还是有什么特别含义啊?
有的手势特别像OK
是不是说我的愿望 OK没问题
在佛教造像中
手部做出具有表法寓意的动作
被称为“手印”
有的手印确实很像现代人比OK
虽然并非OK的意思
但佛菩萨慈悲
总会为善愿加持善缘
这是2023年发生的真实案件,赌徒打起了寺院功德箱的歪脑筋,还狡辩说问过菩萨能不能拿,菩萨的手势比了个OK。而众多网友对此发散思维,有的说那是“请你三思”,有的说“三年(刑罚)起步”......
我问菩萨能不能拿功德箱里的钱?菩萨比“OK”!
据覃某某交代,2023年10月的一天,他在和朋友喝酒的时候,聊起自己最近赌博输了不少钱,手头有点紧,朋友就提出来叫他一起去偷寺庙功德箱里的香火钱。覃某某说自己曾经偷过香火钱,知道这是违法的,但是在朋友的反复劝说下还是答应了。
覃某还狡辩称,自己不是偷而是“借”,“我问菩萨能不能拿功德箱里的钱?菩萨比了‘OK'!”
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检察院经过审查认定,覃某某等人先后盗窃了3座寺庙多个功德箱内的财物,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应当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最终覃某某被判处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伙同覃某某一同盗窃的另一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另案处理。
其实,佛像的手部姿势称为mudrā,汉译为“手印”。拇指与食指尖相触,其余三指伸展,这既不是OK,更不是三年。
有学者考据,在古印度时期的传统舞蹈中,就非常重视手部动作。公元前6世纪左右就出现了梵语戏剧学著作《舞论》(NātyaŚāstra),里面有一节《手势》专门讲手部动作,代表心灵状态,是表情达意的一种动作语言。同时期塑造的犍陀罗佛像中,就已经出现了和现在相似的手部姿势。
手印作为表法的外在形式,向瞻礼佛像的信众传达保护、慈悲、安抚、无畏等不同的含义。
以下就介绍一些汉地佛教造像中较为常见的手印。
↑青岛观音寺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像
合掌是佛教中最常见的动作,食指并拢,双手相合,因此也叫“合十印”,意为合十方法界于一心。除了在佛像中能看到合掌印,合掌也可以用在佛弟子们日常见面问候上,表示自己对于对方怀有尊敬之心。
右手拇指与中指(或与食指、无名指)相捻,其余手指自然舒散。左手也可以采用相同动作,或者左手向上放在下腹前,大拇指与食指相捻,其余手指自然伸展。
说法印,意为正在宣说佛法、度化众生,这个手印常出现在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燃灯佛等等的造像中。相传,这是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向五比丘讲法时的姿态,在佛教中被称为“鹿苑转法轮”。部分早期释迦牟尼佛的造像,会在佛座下雕刻法轮与鹿的形像,就是源于这个典故。
双手仰放下腹前并重叠,两个大拇指尖相接,是禅思入定的象征手势。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时,就是这种姿势。
佛像的右手覆于右膝,食指触地,以示降伏魔众。此外,也有以中指或无名指触地的样式。
释迦牟尼佛坐于菩提树下,誓愿不能证悟绝不起身,期间受到魔王波旬前来阻挠。释迦牟尼佛不为所动,并以右手指触地,以大地为证,地神现身证明释迦牟尼佛确实已经证悟佛,最终降伏波旬,所以此手印被称为“降魔印”。
“施无畏印”和“与愿印”通常是同时出现的,佛菩萨圣像的右手手肘弯曲,手掌前倾,伸直五指为“施无畏印”;左手垂下,手掌前伸五指为“与愿印”。
菩萨修行的六度之中,布施排在首位,其中就包括“施无畏”,无畏印如持世间大王印,随所至处得无畏故。帮助众生消除畏怖,正是佛菩萨救苦的悲心。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造像中也有此手印,但掌心有一眼。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中说,“结施诸愿印,舒右五指仰掌,想从五指间雨如意宝珠,众生一切诸乐皆令圆满,是印名为能令圆满一切众生所爱乐印。”予愿印寓意佛菩萨给予加持,帮助圆满众生善愿,也是慈悲护佑。
众生因各自的因缘和修行,在往生到西方净土时会分为九种品相(上中下三品,各品又分上中下三生)。阿弥陀佛接引时会结相应的手印,也有九种,因此阿弥陀佛的接引印也称“九品印”。
这是阿弥陀佛坐相里最常见的手印,被称为“弥陀定印”“妙观察智印”,同时也是阿弥陀佛九品印中级别最高的“上品上生印”,意为一切狂乱的妄念全都止息。
两手手心向上相迭,拇指和食指相连,置于大腿上。阿弥陀佛结此定印,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放大光明,共同前来接引“上品上生者”。
↑十六世纪 木胎漆金阿弥陀佛坐像 弥陀定印
图片来源:上海玉佛禅寺
这是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造像常见手印之一,左手竖起一根食指,另一只手将其包住。智拳印代表大日如来无上智慧的力量。在汉地,本来就流传不多的智拳印在元明时期的造像中几近消失,但在山西广胜寺的壁画中仍可得见。
此手印为毗卢舍那佛的专用手印之一,和“智拳印”相似,代表烦恼灭尽,无上智慧。
如果想与佛菩萨感应道交
获得慈悲加持
既要深入经藏了解正信的佛法
同时在礼佛时
也可以再细细地瞻仰眼前的圣像
从脸部表情到手印法器
从神态动作到缨络装饰
将佛菩萨的形象深深印入心间
有助于加深我们的依止和信心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来源于上海玉佛禅寺,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