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今年的秋分在公历9月23日的02:19:04交节。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有言:“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时节,昼夜均分,寒暑相平,天地间呈现出一种和谐与平衡之美。此时,万物走向成熟,大自然呈现出它最丰饶的一面。 01 月映秋至 万象和融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 二候蛰虫坯户, 三候水始涸。 雷始收声:秋分时节,雷声渐隐,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这如同修行者在禅定中逐渐平息内心的妄念,让心灵回归宁静与平和。雷声的消逝,象征着修行者对烦恼的断除,对清净的追求。在佛法的指引下,我们逐步放下执着,让心灵如秋空般澄澈明净。 蛰虫坯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洞穴,并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这是保命的法子。恰似修行者闭关修行,关起门来用功,不受外头事的打扰。佛经说要把心收拾干净,因此我们应像蛰虫护窝一样,护好自己的心,这才是修行的根本。 水始涸:随着秋分的到来,降水逐渐减少,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开始缩减,河床露出。这并非坏事,就像人们把心中的贪啊、痴啊放下,反而心更敞亮。修行也这样,把世俗的东西看淡了,才能往更高的地方去。 "秋分至,白云翩,稻香伴歌忙栽田。"金浪翻涌的田野上,农人笑逐颜开抢收忙。他们顺天应时勤耕耘,终得仓廪盈实。恰似修行者日积善缘,终证菩提,收获智慧硕果。 02 秋平素味,法喜充满 秋分养生,饮食牢记:滋阴润燥、润肺健脾、多酸少辛。顺应秋收之性,防秋燥伤肺、脾胃失和。 滋阴润燥:补水补津,缓解皮肤干痒、便秘。银耳富含胶质,润肤有方;梨能生津,止咳润嗓;百合清热凉血,除燥安心。 多酸少辛:酸味食物如柚子、山楂,收敛肺气助消化,柚子、石榴、葡萄还能补维C强免疫。辛味如葱、姜易发散泻肺,宜少食。 健脾养胃:选温软易消化之食,强健脾胃,为冬补蓄力。山药含淀粉酶,增食欲;南瓜富含β-胡萝卜素,护呼吸道;小米、红枣温补气血。 《维摩诘经》云:“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在饭桌上,就是叫我们老老实实吃饭,不骗自己也不骗别人。不贪吃,也不挑三拣四。青菜萝卜吃着香,心里就清净。嘴巴不贪,心里就亮堂。吃得简单,心里就轻快,这就是真修行。 03 秋和禅定,身心共修 秋分时节,修行讲究身心共养。饮食上需调养,起居与情志亦不容忽视。此时,早睡早起顺应阳气收敛,充足睡眠不可少。适度运动选散步、慢跑、瑜伽等温和项目,强身健体,切莫剧烈运动致津液耗损。 人生最难是“静”字!静能生慧!静能致远!每天的杂念纷飞,让我们的心时刻于五欲尘劳的纷扰中难得静心!秋分,是修行者深化禅定、启迪智慧的好时机。禅定似秋月清辉,驱散内心阴霾,让我们洞察事物本质,于禅定中观照内心,斩断烦恼执着,使心灵如秋水般澄澈平静 。 《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无论世俗有多少烦恼, 我们都可以通过禅定和修行 抵达心灵的宁静和澄澈自在!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